在线炒股配资必选
。。。
如果你也喜欢旅行与美食,请关注+置顶我,谢哈
好吃的人,哪儿都想去
来了,坐会,喝杯茶。
最近总听朋友说,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周末去潮州,问我们怎么安排。
索性拿出街头巷尾私藏小吃list,这些小店,叫人流连。
大众点评上找不到的小店们
三碗粿条 · 淡妆浓抹总相宜
粿条是潮州人的日常主食,极其便宜,菜市场里两块钱能买一大袋。
西湖边的镇记牛杂粿条被各大美食指南推荐,其实除了镇记之外,很多当地人吃的街头无名小铺也很好吃。
第1碗
牛杂粿条
一家店只卖一碗粿
这家店不好找,弄堂七拐八弯,才终于发现了老板留下的线索。
跟着箭头走,好吃的就在前方。
觉得像在玩寻宝游戏
说它是店,其实就是个小摊,老板支一个棚,摆几条长桌,就算开档营业。
店里只卖一款牛杂粿条,分清汤浓汤两种。
三口大锅:一锅清水用来烫粿条,烫熟的粿条倒入碗里,浇上一大勺卤好的牛杂,撒上一把葱花,随即就是一勺滚热的牛骨汤。
老板和老板娘配合默契,一气呵成。
倒汤的那一瞬间,香气一下子腾起来,格外诱人。
就是喜欢这样活色生香的食物呀
好吃的秘诀还在于加上一勺蒜油,蒜头切末炸过,放在电炖锅里保温。
蒜油的香气和牛骨汤的鲜浓非常搭!
这类小店就是这样,配料不多,但每一样店家都花了心思
一碗上桌,老板也不刻意摆盘,但就是舒服好看,让人有食欲。
先端着碗喝一大口汤,汤头清清凉,满满牛骨浓香。
粿条很滑,入口之后仔细嚼,在鲜味之后能吃出米香来。
牛杂卤得入味,最喜欢这块排骨尾,在肉之间有细细一条脆骨,入口崩儿脆。
告诉你一个小秘密,骨头旁边的肉特别香!
第2碗
猪杂粿条
要赶早,猪杂才能新鲜滚烫
吃过第一次,就心甘情愿早早起床去吃这家猪杂粿条。
粿条倒是其次,心里念着的是那碗猪杂汤。
猪红、猪腰、猪肝、粉肠和猪肉片,满满当当铺了一碗。
一小碟加了白胡椒的鱼露,配藏在粿条里的耗仔
粿条爽滑,米香十足:
仔细看,这一碗还让老板加了蚝仔~
猪杂最讲究新鲜,凌晨杀猪,一早到达食客的碗里,赶早七点去吃。
每个部位有不同的口感回味,真的是内脏爱好者的福音。
有时候要为之后的行程留肚子,就干脆只单点一碗猪杂汤。
最爱的是那一口猪粉肠。
粉肠连接大肠和小肠,在上海的菜市场难以买到,只有每次到广东解馋。
处理不好的粉肠有苦味,而这一段,干净,脆嫩,越嚼越有一种独特的油脂香气在嘴里蔓延开。
真的!愿意为了这一截粉肠六点起床。
第3碗
清汤猪肉丸粿条
没什么特别,就是清而鲜
这家街边小店,全由老者经营,店内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。
但操持起食物来,一点也不马虎。
一碗猪肉丸粿条汤,若要用一个字形容,就是:清。
潮州人最日常的一餐
但清并不是淡而无味,清澄的汤底,把猪肉片的鲜,猪肉丸的弹和粿条的香全都衬托出来。
相比之下,麻辣酸爽的湖南粉固然刺激味蕾,却很难比得上这碗清汤粿条叫人回味
两份肠粉 · 一样的香滑不一样的酱
每家肠粉店都有自己的脾气,沙茶的、芝麻的、酱油的,带芡的、不带芡的——喜欢哪一碟,全看你自己口味。
第1份
肠粉配老菜圃了解一下
开在牌坊街,本地人坐满,难得有一家小吃店有那么大的招牌。
米浆现磨,打一个蛋,加入香菇肉糜,推进特制的小蒸箱里迅速蒸熟,整个过程热气腾腾,如打仗一般手起刀落。
根本来不及拍一张不糊的照片,也不敢让老板停一停摆拍,怕被骂
做好的肠粉用刮板刮入碟子,整整齐齐两块。
虽比不上酒楼的出品,但却独有一份市井的模样,符合街头小吃的审美。
谁说小吃就不注重卖相了
淋上店家自制的蘸汁,汁水是上了芡的,有酱油的咸香和稠稠的口感。
嘻嘻,看着有没有很像蛋包饭
米皮、馅料还有酱汁一口吃掉,幸福感满格。
顺便感叹一下,潮汕人真是太会打理米制品了!
另外还有一种吃法,和店里自制的萝卜干,也叫老菜圃一起入口,简直好吃得蹦起来。
甚至没忍住问老板萝卜干卖不卖
第2份
浸满了卤汁的沙茶肠粉
之前提到的那家猪杂粿条店,也卖肠粉,肠粉也好吃。
沙茶和芝麻酱调了酱汁,很浓,肠粉皮上挂满了酱,但入口居然还有米香,怎么可以那么犯规。
全都拌开一筷子一筷子吃,我许愿家附近也有一家这样的肠粉店。
真是嫉妒潮州人的日常。
但想想怎么可能!上海的小摊小贩都快关光了
蒸肠粉的小抽屉也是每家自制,造型不同。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淳朴智慧。
这家小店,店堂不过供三四人转身,客人都坐在后院的弄堂里,一棵大树径直长在院子中间,在雨后开出好看的花来。
哎⋯⋯曾几何时,上海也有许多这样的小店。
惊奇小吃(们)
珍惜,这些味道
大概也只有在潮汕能够吃到
粿汁
又是大米制品,潮州人是有多爱米食呀。
炊干的米浆薄片和米浆一起煮,得到的粿汁如粥般绵滑,米皮则恢复水分,有了一般粿条所没有的韧性。
吃粿汁,其实心系在那一碟卤过的配料。
猪杂、猪皮、腐竹⋯⋯内脏爱好者再次开心到飞起。
这家的特色在于清洗得很干净又卤得入味的猪肺,一口咬下去都是汁水。
猪皮去掉所有肥油部分,只剩胶质口感。
卤过的苦瓜清香,悠悠然一丝若有若无的苦味。
麦粿
在一家充满了小吃店的小巷子里遇到这个小摊,算不上潮州传统,但真的就是有趣又好吃。
荞麦面糊在平底锅里炸过,变得焦脆而香。
芋泥馅里有猪油,在麦饼的热力作用下微微融化,泛着油光。
想象一下芋泥和滚烫香脆的荞麦面饼一起入口,一边怕烫一边就想立即吃下一口。
惊奇好吃!
糖葱薄饼
糖葱指里面这块白色脆饼,白糖和麦芽糖制成,有一个个小孔,口感酥脆。
外面的饼皮类似于春卷皮,撒上花生芝麻香菜然后包起来。
咬一口,薄饼韧,糖葱脆,芝麻甜,花生香,好吃的小零食。
糖葱做起来非常复杂,是潮汕的一门老手艺
杏仁茶和芝麻糊
在老城墙背后,有一家只卖杏仁茶和芝麻糊的糖水铺。
路过吃到,印象很深。
自然都是现磨,芝麻糊浓稠,是小时候吃到过的味道。
杏仁磨得很细,入口落胃有暖意。
老板附送一小碗油炸鬼,咸咸脆脆的口感包裹在香甜的杏仁茶里一同入口,非常奇妙。
觉不觉的,有点像乳白色的海里生出地势险峻的山峰来
水果
水果有什么特别的?
在潮州,哪怕买一块西瓜,水果摊的老板也会帮你撒上自制的梅子水,甜里带着小酸小咸,解腻。
更不用说品种繁多的甘草水果,夏夜提一塑料袋回酒店,慢慢吃。
还在一家水果店吃到了本地李子的隐藏吃法。
撒上白芝麻,再浇厚厚一层麦芽糖。李子酸但不涩,麦芽糖的甜直入脑门,完全停不下来。
发明这个的人好厉害
潮州是个说不完的城市呀,需要用心用胃用味蕾自己去体验。这也是一座很美的古城,小巷子和古城墙都很美。
非著名食客聚集地,带你吃遍五洲四海。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